课内诗歌精讲《琵琶行》阅读题,诗歌精讲《琵琶行》阅读题答案解析
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湓浦口(pén) 贾人(ɡǔ)
六幺(yāo) 迁谪(dí)
B. 转轴(zhóu) 拨弦(xián)
幽咽(yè) 花朝(zhāo)
C. 船舫(fǎnɡ) 衣裳(shánɡ)
信手(xìn) 虾蟆陵(há)
D. 慢捻(liǎn) 荻花(dí)
钿头(diàn) 琵琶行(xínɡ)
提示: A、项迁谪zhé; C、项衣裳chánɡ; D、项慢捻 niǎn。
答案:B
2、默写填空。
(1)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___。
(2)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
(3)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5)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
(6)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
答案:(1)江州司马青衫湿 (2)犹抱琵琶半遮面
(3)相逢何必曾相识 (4)别有幽愁暗恨生
(5)唯见江心秋月白 (6)大珠小珠落玉盘
3、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快弹数曲(畅快) 歌以赠之(作歌) 欲语迟(迟疑)
B. 低眉信手(随手) 银瓶乍破(忽然) 却坐(退)
C. 声声思(思考) 阑干(纵横交错) 是夕(这)
D. 漂沦(漂泊沦落) 间关(形容鸟鸣声) 弦转急(变化)
提示: C、思:悲伤。
答案: C
4、所用的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
A. 主人下马客在船 B. 终岁不闻丝竹声
C. 秦时明月汉时关 D.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提示:A、C、D三项互文。
答案:B
5、对诗句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A.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第一句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句通过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B.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基调:“惨”。第二句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与友分别心绪难平,心情和眼前月色一样,一片茫然。
C.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不仅与开头“夜”“船”“月”相呼应,而且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以及演奏的悲凉气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广阔空间。
D.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该句运用了反问和借代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实为画龙点睛之笔,同时也是全诗的主题即上段“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形象化说明。
提示: D、“反问”应为“设问”。
答案: D
6、对诗句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该句表现了诗人对弹奏者的尊重,“欲语迟”三字,用语精练,直接刻画出琵琶女的持重和绝不轻浮的性格特征。
B.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表现了诗人热情相邀、急于相见的心情,又精练而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又迫不得已。“半遮面”是一处很典型的细节描写,也是一个特写镜头,生动地表现出琵琶女的羞涩情态。
C.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描写琵琶女调弦校音的动作,进而表现她此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之中,也显示了琵琶女演奏的才能和丰富的感情。
D. “轻拢慢捻抹复挑”,写出了琵琶女指法的娴熟。轻轻的拢,慢慢的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一连串的动作,具体地表现了琵琶女扣弦、揉弦、顺弦、回拨弦的动作熟练,技艺精湛。
提示: A、项人物未出场露面,应是个人感受,并非直接刻画。
答案: A
7、对诗句及词语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A. “终岁不闻丝竹声”——“丝竹声”借指美妙的音乐。“丝竹”是借代修辞格,诗人用原来终年听不到的令人心醉的音乐,来衬托听了琵琶女的演奏后“耳暂明”的神奇感受。
B. “春江花朝秋月夜”——寥寥七字,其用量极大。它浓缩了春秋两季,又融进了江花月三景。足见诗人的炼字功夫炉火纯青。
C. 从“五陵年少争缠头”到“门前冷落鞍马稀”,诗人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两个细节,从巨大的落差中形象地反映出人物命运的突变。这种描写的审美价值在于以点带面凸现她沉沦的社会根源。
D.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全诗的“诗眼”,是全诗的主旨句。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和自己被贬不得志的悲愤融在一起,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冷酷与黑暗。
提示: B、项以偏概全,诗歌不仅浓缩春秋二季,还有朝夜两时。
答案: B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sxkzy.com/5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