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形象:
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物象和画面
送别类
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杨柳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柳因其缠绵柔长的特点而成为多情之物。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南浦:南面的水边。
古诗文中多写南浦之别,“南浦”因而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酒
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琵琶行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杨柳
长亭
南浦
酒
意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含义固定
思乡类
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对亲人的牵挂
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静夜思
李白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抬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思乡类
鸿雁
候鸟,常常引起 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同时雁是传说中的信使,又有怀念故人之意。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
《正宫·端正好·长亭送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双鲤
古人常将书信结成双鲤形或将书信夹在鲤鱼形的木板中寄出,故以双鲤鱼为书信的代称。
简称为双鲤。
因为传说古代剖鲤鱼时,看见鱼肚里有书信,后来人们便把书信叫做“鱼书”。
鸿雁是候鸟,往返有期,故人们想像雁能传递音讯,因而书信又被称作“飞鸿”、“鸿书”等,而古称信使为“鱼雁”,也叫“鸿鳞”。
古人的书信,常用白绢来写,长约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所以书信又称“尺素书”。
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捣衣
宋元以前,棉花的栽种在中国尚未普及,服装通常只能用丝织品及葛麻等。丝织品当然只能供贵族穿戴,寻常人家大多穿葛麻。葛麻织品最明显的缺陷点就是太硬,穿着不舒服,所以在穿以前需要捣柔软平整。
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称为“捣衣”。多于秋夜进行。
在古典诗词中,凄冷的砧杵声又称为“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待惆怅情绪。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第一首写春景,是说汉乐府中的秦罗敷采桑的故事;
第二首写夏景,是说春秋越国西施若耶采莲的故事;
第三首写秋景,是说戍妇为征人织布捣衣之事;
第四首写冬景,是说戍妇为征夫缝制绵衣之事。
月亮
鸿雁
双鲤(鱼书、飞鸿、鸿书、鱼雁、鸿鳞、尺素)
捣衣(寒砧)
意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含义固定
愁苦类
表达忧愁、悲伤,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梧桐
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秋天到来,梧桐树叶先行凋落, 以梧桐写悲秋,便成为古人常用手法。梧桐不耐寒冷,秋至而叶黄,秋深而叶落,且叶大如掌,易形成强烈的观感,令人易生悲秋之意。再者,雨滴梧桐(与雨打芭蕉类似),如泪滴纷坠,令人肠断。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芭蕉
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流水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流水”是诗人经常借用的一种意象。因“流水”剪不断,永不停歇的特点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正好吻合,故“流水”常用来喻愁。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愁苦类
猿猴
猿——叫声凄切——悲凉凄清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鹃
又叫杜宇、布谷、子规、望帝、蜀鸟等
杜鹃残忍,专横,既不营巢,也不孵卵哺雏,到了生殖季节, 把卵产在柳莺等鸟的巢中。杜鹃破壳后,便把雏莺一个个挤出巢外,任它啼饥号寒而死,
鸠占鹊巢。(鸠夺鹊巢、鹊巢鸠占、鸠僭鹊巢)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或占据别人的位置。
相传它是望帝杜宇的化身。杜宇是周朝末年蜀地的君王,后禅让退位,归隐深山。不幸国亡身死,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每年暮春杜鹃花开时节日夜鸣叫,悲鸣不已,直到口中滴血。其声凄切,所以人们借以倾诉悲苦和哀怨之情。
烘托伤春、惜春之情。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松林间沙路洁净得不沾泥土,潇潇的暮雨声和布谷鸟的啼叫声在回荡。
作者虽贬官黄州,但他从自然景物中汲取生活的乐趣,杜鹃鸟在这里烘托了作者伤春、惜春之情。由景入情,作者一反人们常叹的时光流逝,得出了“休将白发唱黄鸡”的哲理,表达了作者虽身处逆境,但胸怀旷达、信念坚定不移的思想感情。
抒发乡愁、思念之情
杜鹃的鸣声很像人说:“不如归去。”所以子规鸟又叫思归、催归,它很容易引起游子的乡愁和思念亲人的感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起句写眼前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曲折地传达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与深切同情。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杜宇声声,催人到晓,不如归是。
(黄庭坚《醉蓬莱》)
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柳永《安公子》)
倾诉悲苦、哀怨之情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白居易被贬江州,月夜送客,听到琵琶女被弃的故事,诗人伤感万分,再联系自己,谪居卧病浔阳城,苦竹绕宅,朝晚听到杜鹃啼血,悲伤无限。
感慨险峻、亡国之情
临江仙
李煜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诗人借景抒情,“子规啼月”是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象,在这里烘托了凄凉的氛围,渲染了旅愁和蜀道古木荒凉、危乎高哉的险峻雄奇景象,因而成为千古名句,广为流传。
愁苦类
鹧鸪鸟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斜阳
夕阳、落日
给人凄凉、沮丧和失落之感。古代游子思妇们就特别善用夕阳来抒发他们的情思。
愁苦类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梧桐
芭蕉
流水
猿猴
杜鹃(杜宇、布谷、子规、望帝、蜀鸟)
鹧鸪
寒蝉
斜阳(落日、夕阳)
抒怀类
抒发感慨
托物言志
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抒怀类
花中四君子(君子四友)
梅
寄寓了傲霜斗雪,坚强不屈的品格。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香色俱佳的特点。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词《卜算子咏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兰
美的化身,美好幸福的象征
儒家文化里高洁、正直、纯洁的象征——自身际遇、高洁志向
兰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竹
“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
——正直谦虚,坚贞高洁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自称板桥居士,清代画家、文学家。汉族,江苏兴化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菊
喻隐逸,高洁,脱俗。菊花笑傲风霜,且不愿其它花种同开,所以,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颜色淡雅——淡薄名利
饮酒 · 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松柏
高大挺拔——正气凛然、坚贞高洁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以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
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
刘禹锡
长安旧游四十载,鄂渚一别十四年。
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云
来去自由,喻游子、飘泊、自由
遮蔽光华,喻小人。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冰雪
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
意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含义固定
爱情类
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红豆
传说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红豆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叶
传情之物。据说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
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朱淑真《春恨》)
莲
“莲”与“怜”音同,借表爱情。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
“莲子”即“怜子”,“青”即“情”,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
比翼鸟,每只都只有一只翅膀,只有两只情人鸟比翼才能双飞
古典诗歌里常用做比喻恩爱夫妻。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鸳鸯
传说一对鸳鸯总是终生相守, 人们常常用鸳鸯的“双栖双飞”来形容恋人间的形影不离,忠贞厮守。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卢照邻《长安古意》)
爱情类
红豆
红叶
莲
连理枝
比翼鸟
鸳鸯
比目
意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含义固定
战争类
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和平的向往
投笔
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辛弃疾《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 )
请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其喻杀敌报国。
楼兰
《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 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诗人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羌笛
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万里长城——守边的将领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
柳营——纪律严明的军队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王维《观猎》)
投笔——弃文从武
请缨——杀敌报国
楼兰——边境之敌
破(斩)楼兰——建功立业
羌笛——悲壮
万里长城——守边的将领
柳营——纪律严明的军队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附赠资料:《诗词鉴赏常见典故和意象》
(共106个)
斑马
惜别
烂柯
离家年久
斑马——
烂柯——
总结:
1.诗歌形象
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物象和画面
2.意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含义固定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sxkzy.com/5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