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下面加点的通假字加注释
1、无能为也已
2、共其乏困
3、秦伯说
4、失其所与,不知
【答案】
1、已通“矣”,语气词;
2、共通“供”,供给;
3、说通“悦”,高兴;
4、知通“智”,明智。
二、辨析以下古今异义的加点词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 今义: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 今义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 今义:
4、亦去之 古义: 今义
【答案】
1、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常用为主办国或者主办方;
2、古: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3、古:那个人;今:常用于一般人的妻子;
4、古:离开;今: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三、一词多义填空
1、许:①答应听从;②赞同;③约数;④表处所;⑤预先答应给予。
(1)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3)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4)许之
(5)以身许国
2、微:①小;②暗暗地;③稍微;④非、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者条件。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则名微而众寡(《隆中对》)
(3)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4)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
(5)谨小慎微
3、辞:①言词,词句;②推辞,不接受;③辞别,告别;④托辞,借口
(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2)停数日辞去(《桃花源记》)
(3)在所不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4)外交辞令
【答案】
1、(1)赞同;(2)约数;(3)表处所;(4)答应,听从;(5)预先答应给予。
2、(1)非,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2)小;(3)暗暗地;(4)稍微;(5)小。
3、(1)推托;(2)辞别,告别;(3)推辞,借口;(4)言词,词句。
四、虚词释义
1、以:①因为,介词;②表目的,连词;③拿、用,介词;④把,介词
(1)以其无礼于晋
(2)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焉:①语气词,表陈述;②疑问代词,哪里;③兼词,于此;④代词,之;⑤疑问代词,为什么。
(1)子亦有不利焉
(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4)永之人争奔走焉
(5)焉用亡郑以陪邻
3、之:①代词,指人或事,他或它;②结构助词,的;③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动词,往,到。
(1)唯君图之
(2)子犯请击之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4)臣之过也
(5)辍耕之垄上
4、其:①代词,他或他的;②代词,指自己或自己的;③语气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1)以其无礼于晋
(2)共其乏困
(3)失其所与
(4)吾其还也
5、而:①连词,表顺承;②连词,表修饰;③连词,表转折。
(1)今急而求子
(2)夜缒而出
(3)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4)朝济而夕设版焉
【答案】
1、(1)因为,介词;(2)拿,用,介词;(3)表目的,连词;(4)把,介词。
2、(1)语气词,表陈述;(2)疑问代词,哪里;(3)代词,之;(4)兼词,于此;(5)疑问代词,为什么。
3、(1)代词,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2)代词,指秦军;(3)结构助词,的;(4)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动词,往,到。
4、(1)代词,指代郑国;(2)代词,指代使者;(3)代词,自己的;(4)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5、(1)表顺承;(2)表修饰;(3)表顺承;(4)表转折。
五、词类活用释义
1、名词用作动词
(1)越国以鄙远
(1)与郑人盟
2、形容词用作动词
(1)邻之厚,君之薄也
(2)因人之力而敝之
【答案】
1、(1)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边邑;(2)名词活用为动词,订立盟约。
2、(1)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得雄厚,变得削弱;(2)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六、分析下列文言句式
1、邻之厚,君之薄也
2、以乱易整,不武
3、夫晋,何厌之有
4、佚之狐言于郑伯
5、许之
6、敢以烦执事
【答案】
1、判断句,用“也”表判断;
2、否定判断句;
3、宾语前置句;
4、介词结构后置,“佚之狐于郑伯言”;
5、省略句,省略主语
6、省略句,“以”后省略了宾语“之”。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sxkzy.com/5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