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阅读理解?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江雪》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柳宗元

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世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

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

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

哲学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柳宗元

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恳恳见迫,其若吾子何?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永州八记》写作背景:

柳宗元自唐顺宗永贞元年(805)被贬到永州后,一呆就是10年。 当时的永州,非常荒僻,地瘠民贫;但山水幽美,景色秀丽。柳宗元身遭贬谪,内心郁闷,因而寄情山水,搜奇觅胜,并写了二十多篇山水游记。这些游记,能抓住 景物的具体特征,写得富有生机,形神兼备,语言精美,并抒发了他遭受迫害的孤寂悲愤心情,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为我国的游记散文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游记 文学的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在这些游记中,最著名的有8篇,被称为“永州八记”,本文就是永州八记中的第一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鉧潭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袁家渴记》

《石渠记》

《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

《游黄溪记》

由于前八记遗址在永州城郊,历代文人寻胜较多,故称《永州八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写作背景:

元和四年(809)九月二十八日,柳宗元在法华寺游览,在眺望中发现了西山胜景,于是渡过潇水,登上西山顶峰,饱览了山峦秀色,体验了山水的情趣,直至暮色苍茫,还依依不愿离去。经过这次西山之游,他才觉得真正的游览是从这里开始的,于是写了这永州八记的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

绿色——文言实词(一词多义)

红色——(文言诗词)(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蓝色——文言虚词

橙色——文言句式

① 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

僇:通“戮”,耻辱

是:代词,这个

自从我成为被贬受辱的人,就居住在永州,常常忧惧不安。

① 其隙(xì)也,则施施(yíyí)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其:连词,如果

隙:名词,空闲时间

漫漫:不受拘束的样子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徒:同一类的人,指爱好游览的人。

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 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

①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以: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不译。

极:至,向往

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倒尽壶 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

①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 山之怪特。

我认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

仕途不顺、心情不佳

说明好游的来历

州之山水无不游

游之无不尽兴

独遗此山未游。承上启下,衬托西山。

第一段:概括描写平日一般游览情况,为具体描写西山宴游作陪衬。

②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榛莽,焚茅茷(fá),穷山之高而止。

始:副词,才

异:意动用法,觉得它奇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于是命令仆人渡过 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

②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 zhuó)榛(zhēn)莽,焚茅(máo)茷(fá),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jī jù)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

箕,簸箕,名词作状语。

踞,蹲坐。

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

② 其高下之势,岈(xiā)然洼然,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里,攒(cuán)蹙(cù)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其:代词,指上句“数州之土壤”

岈然:高山深邃的样子

洼然:深谷低洼的样子

际:名词作动词,接近

这几州的 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 有什么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

②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pǒu)塿(lǒu)为类。悠悠乎与灏(hào)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而不知其所穷。

灏气:同“浩气”,指天地间的大气。

(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辽阔浩渺啊与天 地间的大气在一起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

② 引觞(shāng)满酌,颓(tuí)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颓然:跌倒

就:接近,进入

(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 (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

②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向:以前

于是:从这里

乎:句中语气词,不译。

(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 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② 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志:名词作动词,记载下来。

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点出西山

点出宴游

写西山所见之景

写西山在空间上的广大

尽西山宴游之乐,释胸中无限烦恼。照应开头的“恒惴栗”。

点出“始”游

点明写作时间

第一段:概括描写平日一般游览情况,为具体描写西山宴游作陪衬。

第二段:具体叙写在西山顶上见到的“尺寸千里”的奇特景观,暮不欲归的宴游之乐和“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独特感受。

本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了内心的感受。

首先概括描写平日一般的游览和一般的感受,然后着力描写西山的“怪特”和特殊的感受。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写西山之高,“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这使他感到“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 类”。

——这实际上是作者不苟世俗、傲然特立的性格的写照。

二是写在西山顶上见到的“尺寸千里”“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宏大境界。这宏大的境界,使他感受 到了自然界的“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的宏大气势。

——这实际上是作者宽阔胸怀和巨大抱负的表现。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修辞手法:

①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顶针”

顶针:

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

用前一句结尾之字(或结尾之词)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词),使相邻分句蝉联。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对联手法,也很能体现汉字的特色。

“顶针”示例:

◆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

◆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 寒冷的时候,阳光是温暖;温暖的时候,阳光是幸福。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此诗直接从白云入手,择取刘十六自秦归隐于楚的行程落笔,写白云随他渡“湘水”,随他入楚山里,最后祝愿他高卧白云。全诗从白云始,以白云终,以白云形象象征自由不羁、高举脱俗、洁白无瑕的隐者品格,隐含了作者与腐败的政治决裂的情绪。

宝宝起名、企业管理、学科网课、网络创业,添加 微信:2296682980  备注:学习或资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Cyyfzgxxkjyxgs@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sxkzy.com/5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