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年的高一语文教学中发现一个很普遍现象,就是学生记叙文写作的套作和宿构。大多数学生都能拿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来,但是无论出什么题目,学生总是试图拿这个文章的句段往上套,可以说万变不离其“宗”啊!
就应试教育来说,这是一种很方便的写作套路,能在短时间内写出一篇看似有模有样的文章;但它却无法真正地培养学生的构思和写作能力,顶多算是在应试中碰碰运气,或许混个较高的分数。
要想真正提升学生的构思和写作能力,必须从写作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两个方面着手,教给学生写作构思的基本原理,训练写作方法的应用技能。
既然叫写作,那就要有创作的意味,就要有表情达意的写作追求,而不应只是满足于把事儿说清楚,讲明白。如同流水账一样的文章,一无价值,二无趣味。
叙事文章要表情达意,就必须运用形象思维,而文艺性形象思维的基础就是意象的构思。所谓意象就是在形象的描述当中包含作者的意志与情感;让读者看到的是丰富多彩的景象或故事,感受到的却是深刻的意志和真挚的情感。
形象思维的培养的核心是联想与想象能力。可以通过相近联想、类比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等方式打开学生的思路,这既有利于选择意象,又有利于情节的构思与安排。
想象是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是在联想的基础之上对所选择的表象进行变形、变象、夸大或缩小、假设模拟、运动模拟、违背情理等的心智操作;而心智操作的依据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情与意。如“白发三千丈”是扩大想象,目的是为了表现内心的忧愁;“春花秋月何时了”是违背情理的想象,目的是表现作者的亡国之恨;“乱世穿空”,变静为动,这是变象的想象,目的是体现江山如画的壮美,表达作者对它的喜爱。
这种通过联想和想象融情意于景或事的思维,是文艺性形象思维的基本原理,也是进行文艺性写作的必备能力。学生学会了这种思维方式,既有利于文学欣赏,更有利于写作能力提升。这比千篇一律的宿构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初中以记叙文的写作为主,高中以议论文的写作为主。不同时期孩子的心智发展水平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培养的重点也是各异的。错过了恰当的时机有可能会使孩子们永远失去了训练的机会。
从事初中语文教育的同仁们,虽然应试教育的壁垒很难撼动,但是教给学生一些文艺性文章思维的方法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更重要的是,它会促进孩子们写作思维和写作能力的长远而可持续的发展。所以,对孩子们进行形象思维能力的教育和训练是一件非常有意义而且有必要的事情。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sxkzy.com/2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