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舞台上,教育叙事犹如一颗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它以生动的故事为载体,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聆听与思考中,领悟数学的奥秘,提升数学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记得在一次函数单调性的教学中,我摒弃了传统枯燥的理论讲解,而是引入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商场促销活动故事。某商场推出两种优惠方案,一种是购买商品直接打八折,另一种是满 100 元减 20 元。学生们瞬间被这个熟悉又有趣的情境吸引,开始热烈讨论哪种方案更划算。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自觉地运用到了函数的概念,将商品的原价设为自变量,最终支付的价格设为因变量,通过分析函数的变化趋势来判断不同方案下价格随原价变动的情况。原本晦涩难懂的函数单调性定义,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被学生们理解和掌握,他们深刻体会到数学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又如在立体几何课程里,讲述祖冲之对于圆周率精确计算的故事。从古代数学家们艰苦的探索历程,到祖冲之凭借卓越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学生们感受到了数学发展的艰辛与伟大。在这个故事的激励下,学生们对立体几何中复杂的图形计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再畏惧那些看似繁琐的公式推导。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尝试用多种方法求解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绽放。
这些教育叙事的实践,让我看到了学生们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转变。曾经,许多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认为数学只是一堆冰冷的数字和符号。但如今,他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求知的光芒,课堂上积极发言,课后还会主动查阅资料拓展知识。考试成绩的提升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养成了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培养了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育叙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宛如一座桥梁,连接起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跨越了学生对数学的恐惧与疏离。它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故事的滋养下,茁壮成长为具有数学素养和人文情怀的综合性人才,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高中数学教育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其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向着培养全面型人才的目标稳步迈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sxkzy.com/14215.html